接着,该负责人向记者发送了抖音上采访当日丁真话题排名截图,显示为热点top15、2450w人在看,又发了一张数十亿阅读量的搜索截图,最后发了一段外交部发言人提及丁真的小视频。

  “覆盖了所有80、90、00后人群了,这个名字肯定是炙手可热,话题一直在升温,而且他是绝对的正能量,国家都为他站台了。”他说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最开始的聊天中,记者问其丁真商标是否注册下来了,他表示“是的”。报价之后,再问他商标证是否已经拿到,他表示“目前还没有”。他说:“等拿到证,这个价格(18.8万)应该也买不到了。”

  澎湃新闻注意到,对于与马保国相关的诸如“耗子尾汁”、“不讲武德”“五连鞭”“接化发”等热词,商标申请者们一个也没有放过。其中,“耗子尾汁”自2020年11月11日至12月13日,已有210件的商标注册申请;“不讲武德”自2020年11月17日起,已有29件申请。

  另外,近期的网络热词“打工人”,自2020年10月23日起至12月13日,已有142件商标注册申请;“干饭人”自2020年11月17日起,已有45件申请。

  澎湃新闻随机暗访了郑州市文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。这家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100万元的小微企业,于11月17日在43、32类商品上申请注册了“耗子尾汁”商标,还在多类商品上申请注册“干饭人”。

  电话中,该公司负责人表示,其“耗子尾汁”商标尚未注册下证,但他语气急促,“这个词比较火,你要用的话,我们授权给你用。你用两三年,一年一万元。”

  在资深知识产权律师马东晓看来,这个侵权“威胁”完全是不懂法的“坑骗”。“没有核准注册的商标不享有专用权。如果你在别人商标申请注册之前已经在某产品上使用了这个商标,你也是受法律保护可以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的。”

  事实上,中国商标网信息显示,郑州市文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非第一家申请注册“耗子尾汁”商标的公司。

  2020年9月29日,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定对九颜堂公司抢注的“刘妈妈”商标宣告无效。

  网红“手工耿”也遭遇到类似被抢注的烦恼。河南新蔡县新奕商贸有限公司申请了带有“手工耿”字样的8个类别商标。这家公司提交这些商标申请的日期恰好在“手工耿”密集受到媒体关注的时期。澎湃新闻查询中国商标网,这8个商标目前均处于“异议中”。

  突如其来的恶意抢注风波,的确让不少处于成长期的自媒体创作者感到心力交瘁。

 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报道称,“手工耿”原本打算利用自己在内容平台上的知名度,带动村里的农产品销售和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但由于相关类别的商标被抢注,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。

  受伤的还有平台经济。B站相关运营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平台对自媒体创作者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投入非常大。仅仅“创作激励计划”全年的投入就过亿。出现类似恶意抢注,并且商标持有方要求创作者改名,对创作者和整个创作生态危害巨大。